close

  株洲市區,街頭巷尾辛勤勞動的環衛工。 汪成 攝
  本報記者 陳淦璋
  ■湖南探索
  政府購買環衛保潔服務不是新鮮事物,但像株洲這樣,全盤推進環衛市場化改革的並不多見。現在,株洲全市共有17家清掃保潔公司從事環衛作業,作業面積達到1723.5萬平方米,市場運行步入良性軌道。
  而最新的消息,是株洲通過改革釋放紅利,正謀劃從以前的重點解決“清掃垃圾”,向更高層次的“垃圾循環再利用”轉型升級。
  “長效”逼出改革
  2007年的株洲,和全國多數地方一樣,環衛管理、作業、監督等由政府統包統攬。“當時,環衛部門既是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城市清掃得如何,都是自己人說了算。”株洲市城管局環衛科科長張雅莉告訴記者。
  從2008年初開始,株洲舉全市之力創全國衛生城市,環衛部門自然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24小時全天候,環衛系統所有成員全部撲到一線。到了晚上清洗道路,株洲市城管局領導每周輪值1個通宵的晚班,科級幹部每周輪值2個通宵;區一級城管環衛領導幹部也是通宵排班。“短期這麼累沒問題。但時間久了,大家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創衛成功後怎麼辦?”張雅莉說。
  突擊“大掃除”必須向長效管理轉變——株洲決策層也看到了這一問題。2008年7月,株洲市主要領導率相關部門負責人赴深圳學習考察城市管理經驗,並明確了“分級管理、重心下移、管乾分離、市場運作”的環衛改革頂層設計。
  在株洲市委、市政府強力推動下,改革“第一槍”於2008年10月在石峰區打響。深圳升陽升清潔服務公司,以262萬元的價格取得建設北路和快速環道的清掃保潔、以204萬元取得清水塘辦事處的清掃保潔、以357萬元取得銅鑼灣辦事處的清掃保潔項目。
  改革不斷提速,民營企業相繼涌入。至2009年元旦,株洲全面完成環衛市場化改革,當時全市環衛作業面積1325萬平方米,總價5628萬元。
  “摸著石頭過河”
  政府向市場購買環衛保潔服務,意味著既有的格局和運行機制必然打破。
  “深圳經驗可學,但怎麼實現本地化?如何把握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這個核心?回想起來,當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株洲市城管局副局長劉堅說。
  根據改革思路,區級環衛主管部門的職能變化和人員安置首當其衝。
  在株洲市委、市政府強力推動下,區城管局環衛處由作業、管理職能,直接轉變為監管、考核和業務指導。
  而“管乾分離”牽涉上千名環衛工人的去向問題,成為頭等難題。當時的做法,是在財政保障的前提下,要求企業“沿用”大部分一線清掃人員;同時,部分一線環衛正式員工或到公司繼續從事環衛作業,或從事公廁保潔、垃圾轉運等未進入市場的工作。
  劉堅介紹說,全體“卧倒”、全員推向市場也是一種思路,但很可能放大改革陣痛。事實也已證明,穩妥推進的做法,確保了過渡期間的環衛作業效果和人員穩定,在“創衛”的攻堅階段未引發大的波動。
  同時,環衛市場化的招投標主體由區政府承擔。經過探索實踐,市場門檻的設置也日趨科學。
  最初為引進更多、更好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株洲對市場門檻沒有設置硬性規定。期間,由財政出資購買大型機械化設備,再租賃給企業使用。漸漸摸準“石頭”後,株洲對企業軟硬件水平(包括大型機械、辦公場所等)做了明確要求。同時,給企業評定資質等級,實施末位淘汰。
  釋放改革紅利
  株洲環衛市場化改革推行至今,成效有目共睹。最直接的體現,是在去年全國衛生城市的複檢中,株洲再次奪得903分的高分(滿分為1000分)。
  “改革不僅為了‘創衛’,還在於不斷優化城市環境和市民生活環境,實現共享改革成果。”在株洲市城管局局長蘇濤看來,新時期的改革,利益多元,矛盾疊加。堅持市場主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關鍵。
  一套有序的機制正在形成。市裡狠抓“創衛”,但“鞭子”只抽在區城管局環衛處身上。區城管局環衛處與企業之間,一個負責監管、考評,一個從事現場作業,相當於是合同的甲乙雙方關係。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宏利德、升陽升、玉禾田等一批企業進入株洲後,因為高標準、嚴要求受到磨練,不斷做大做強。株洲宏利德公司董事長、株洲環衛工作協會會長張新物笑言:“業內有個說法,進入株洲市場相當於是在‘黃埔軍校’受訓”。現在,宏利德已經“走出去”,業務拓展到新疆、湖北、陝西等地。
  蘇濤告訴記者,行業發展活力和後勁進一步彰顯,株洲正積極謀劃環衛工作“升級版”。即,從清掃走向清洗,從人工走向機械化,從垃圾不分類走向“大分流、小分類”,從垃圾填埋走向資源發電和綜合利用。
  “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釋放改革紅利。當別的城市還停留在重點解決‘垃圾圍城’問題,我們已經能夠向‘垃圾循環再利用’轉型升級。”蘇濤說。
  ■意見摘要
  2014年起,鼓勵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租賃經營、股權投資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在環衛保潔等公益性領域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摘自《中共湖南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專家評說
  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是關鍵
  省城建協會環衛分會秘書長 散靈丹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的整套機制,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從當前各地形勢看,政府購買服務的市場已初具雛形,但政府採購接入公共服務的購買,還面臨著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競爭作用和培育公共市場的雙重挑戰。
  從株洲環衛保潔全盤市場化的事例可見,政府購買服務首先應當明確機構職責,明確購買的服務類別。其次,要明確承接主體的具體條件,每個服務項目的內容都不一樣,具體條件也存在差異。再次,要明確具體服務標準,研究制訂如何進行項目監管和績效評估。
  應該說,株洲的做法在省內屬於“先行先試”,為該市環衛工作註入了生機和活力,為全省推廣積累了經驗做法。
  我們認為,在環衛保潔市場化的基礎上,株洲的改革紅利效應可進一步擴大到市政公用領域其他行業。需要註意的是,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場引入機制和監管體系,才能在政府職能轉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鏈接
  相比株洲市的環衛保潔全盤市場化,全省其他地方也開展了一定的探索,但推行區域相對不大、推行時間相對較晚。如長沙市岳麓區自2012年以來,把梅溪湖、洋湖片區的城市維護管理服務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實行專業維護市場化運作。常德津市市從去年10月開始,將城區環境衛生保潔服務向社會公開招投標。同時,邵陽雙清區、大祥區,湘潭縣,桃江縣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環衛保潔實行公司化運作。  (原標題:環衛保潔全盤市場化 之株洲樣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13eid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