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
  塞西總統選舉大勝,只是揭開了埃及選擇何種治理模式的謎底,傳統最終扭轉了顛覆性的路標,這個謎語不難猜。難猜的是,埃及的社會穩定何時會到來,埃及經濟能否就此重振。
  埃及總統選舉初步計票結果29日出爐。前軍方領導人塞西得票率超過九成,當選總統已成定局,其唯一競爭對手、左翼政治團體領導人薩巴希當天承認敗選。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選舉,但埃及的社會秩序能否就此穩定下來,經濟增長頹勢能否就此終結,仍然懸念重重。
  從此次埃及總統選舉的覆蓋程度看,雖然有2400萬人參加選舉,並將絕大多數選票投給了塞西,但仍有多達2900萬人事實上放棄了選舉資格。不足50%的低投票率不僅折射出,在過度的政治消費後,埃及政治生態已然發生微妙變化,許多人開始對政治事務心生厭倦,也折射出軟性的不合作勢頭正在社會中出現。無論這是不是暗中組織的結果,對塞西來說,都意味著其未來的施政效力將面臨不少挑戰。
  而塞西可以選擇的政治盟友,在經過多輪政治博弈後也格外有限。在埃及基層社會有相當號召力的穆兄會被宣佈非法,一度活躍的城市精英陷入沉寂,除了軍方的有力支持外,如果塞西不能盡可能擴大執政基礎,那麼埃及將重歸穆巴拉克時代的治理模式。
  事實上,這種徵兆極其明顯。儘管塞西已經辭去軍職,但仍保有元帥軍銜,這使得塞西的治理模式更像是埃及歷史上4個軍人政權的傳承。客觀講,中止埃及目前面臨的社會動蕩,創造經濟恢復增長的基本環境,是民意所望,這也是塞西得到高支持率的原因所在。延續傳統的強人治理模式固然可以最高效率地恢復社會錶面秩序,同時消除外界對極端勢力藉機崛起的擔心。但也很可能,導致埃及發生巨變的那些內生因素得不到梳理,社會內在張力仍可能在某一特定時刻噴發。
  因此,塞西總統選舉大勝,只是揭開了埃及選擇何種治理模式的謎底,傳統最終扭轉了顛覆性的路標,這個謎語不難猜。難猜的是,在一個新的強力政權治理下,埃及的社會穩定何時會到來,這種穩定結構是否足夠堅韌;更難猜的是,被政局挾持的埃及經濟,能否就此重振。這主要決定於兩個方面:一是塞西能否在對待穆兄會和城市精英這兩大力量上展示更多的靈活性,同時,能否贏得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對於埃及投資環境的信心。
  就目前而言,這對塞西是極大的考驗。鑒於埃及的地區大國地位,這種考驗也是跨境的:它將為北非中東巨變後的地緣政治走向,提供一個新的判斷支點。  (原標題:埃及大選後仍有懸念未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13eid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