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茜 成都
  從上個周末起,很多朋友都在口水吧嗒地等待一部劇,談論一部劇,追捧一部劇———《舌尖上的中國2》。這是一個中國牛叉電視臺(從占據優勢資源和平臺綜合判斷)做的目前最牛叉的紀錄片之一(從收視率和好評度綜合判斷)。它無關政治,不談經濟,從無外交,甚至沒出現一個叫得上腕兒的名人或明星,更看不到所謂專家招搖過市……就在最底層尋常百姓的飯桌上,最原始朴素食材的製作中,最常態最不可或缺的飲食里,最平凡最真摯的普通人情感中,擊中了中國人現實中最脆弱敏感的神經。說白了,缺什麼做什麼,“舌尖”的受歡迎,在於它找準了中國人最緊缺的“奢侈品”。
  掛在鬧市櫥窗里的“高大上”的奢侈品終歸有價可循,但“舌尖”中隱匿鄉野深山的食材有的幾乎無跡可尋……人工培植的規模化生產固然滿足了多數人吃到某種“名號”的需求,但卻可能永遠欺騙人們的味蕾,因為,失去了特殊環境和自然生長對食材天然滋養所浸潤的“香味”,我們吃到嘴裡的佳餚多數名不副實。
  食材的取得最是艱辛與不易,所以才顯珍貴。國人好以“烹飪”的名義為美食加冕,但這大概也是缺少優質食材的一種權宜之計。你縱能回味某頓大餐中的麻辣鮮香,但卻可能永不知道“小花茹”身體里究竟有著何種迷人味道。這應該不只是吃貨的遺憾,更關係到子子孫孫望文生義都參不透祖先取名“花茹”究竟為何意的歷史深度憂慮。所以,“舌尖”對原始食材最踏實的回歸,也能提醒我們在過於強調科技和效率的大規模生產中,若人類過於強調飽食終日之欲,而缺乏等待的耐心和尊重規律的德行,失去的將不僅是美味,更有和“民以食為天”相生相伴的人類健康和歷史傳承。
  真正的吃貨一向最善於在小街深巷探尋最頂尖的民間味道,這樣的“頂尖”絕不是廚藝的驚世駭俗,而是普通人對傳統技藝的朴素傳承,以及小本經營的踏實厚道。沒有高貴的包裝,遠離精良的炒作,只是保持量夠、料足,味道一如小時候,態度親如鄰家人……正是這些缺點不少的固執守舊,在這個摧枯拉朽一味拋棄傳統的年代,不經意地幫我們存留了更多與過去的聯繫,笨拙的傳統,忠厚的人情……連同“舌尖”中家人用古老石磨為奶奶生日攤制的煎餅,父親為女兒數年苦學抓“跳跳魚”的絕活兒……“古早味”與親情,都漸成這個時代用金錢都換不來的“奢侈品”。
  “舌尖”觸發了人們對這些“奢侈品”的渴求。沒有誰希望只在“舌尖”中緬懷失去,人類味蕾最本能的躁動,也許能促使我們為吃而有所改變,改變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關於吃,更高於吃。
  所以,崇尚吃從來不是一件可恥的事,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飲食最能真實地記載人類的變遷史,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歷史的關係。所以,一個吃貨也是必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在這個不斷“失去”的年代,如何保留那些最真純的物質文化精神財富,保留那些能讓我們尋得到根的歷史聯繫,哪怕只是從“吃”的本能開始反思,都並非不能有所作為。  (原標題:用“舌尖”反思那些失去的奢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13eid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